2011年2月26日 星期六

租金收入 只需申報「聯邦所得稅」

內華達州不課「州所得稅」 有收入來源在內華達州者 
只需要申報「聯邦所得稅」 對外國投資人而言 也是一項利多 

來,由於拉斯維加斯的房價低及「出租回報率」(釋)高,吸引了很多外國投資人進場投資,許多來自亞洲的華人投資者會關心本地的稅制,首先,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其下的50州的另有不同的立法,內華達州不徵收「州所得稅」(釋),只需要申報「聯邦所得稅」,對外國投資人而言,也是一項利多。 
 
美國稅制與亞洲有所不同,最好在投資以前有所了解,將來才不會有意外的錯愕,以下我們就將所有與房地產投資相關的稅賦加以詳細說明。
 
首先假設是以個人名義,而非公司名義在拉斯維加斯購屋,個人將房屋出租,除了租金收入外,如果在美國沒有其它的收入,幾年後個人出售房屋,賺得為數不小的利潤。

(1) 年「租金收入」須申報聯邦的「所得稅」
 
美國居民以「1040表格」申報「聯邦所得稅」,非美國居民(Non Resident)包括外國人則用「1040NR表格」,兩種表格的形式與稅率很相似,只是國稅局針對外國人另訂有代扣預繳的法規,作出租管理服務的公司,在給付外國房東租金收入之前,須先代扣30%繳給國稅局,房東年底報稅時,自行計算出真正的稅額,多退少補。
 
此外,無論美國居民與否,出租管理公司,都會在年初時,寄發一份「1099表格」(釋)給國稅局及房東,記載前一年的租金總收入,因此,房東的租金收入將無法遁形。

值得注意的是,租金收入可以扣除相關費用,例如「房地產稅」(釋)、出租管理費、維修費等;至於稅率是多少,繳多少稅,因人而異,一般說來,因為還有「個人免稅額」可抵扣,若是每年有個幾萬元的淨租金收入,通常繳稅約10%。

(2) 「售屋利得(利潤)」也要申報聯邦的「所得 
 
國稅局對外國人在這項目上,也訂有代扣預繳的法規,為其代辦售屋過戶的「公證公司」(釋)(通常亦為產權保險公司),在給付外國人售屋所得之前,須先代扣10%繳給國稅局,賣主年底報稅時,再計算出真正的稅額,取得退稅。
 
同樣的,售屋收入扣除購屋成本、增建成本、傭金、過戶費用等之後,即為「售屋利得」,但是「房地產稅」、出租管理費、維修費等,則因已經在每年計算淨租金收入時使用過,不能再重複拿來扣減;至於稅率是多少,繳多少稅,因人而異,一般說來,因為「資本利得」有優惠稅率,通常約繳售屋利潤的5%10%,而非售屋所得的10%。

(3) 各地方政府的「房地產稅 
 
這部分比較簡單,是按各地方政府的「估定值」 (類似台灣的「公告地價」),稅額市價的1%,可以分四次繳。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報賭城版—-2-26-2011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銀行屋」多 需求也強 房價將回穩

一波一波的銀行屋會持續上市 但是由於需 
很強勁 預計拉斯維加斯的房價將止跌回穩 

心拉斯維加斯房價的華人,可參考最近所發表2010年的房市相關數據,配合著目前市場實際狀況來分析,一波一波的「銀行屋」持續上市,加上強勁的需求力道,拉斯維加斯的房價預估將會止跌回穩。

房價回穩 

首先,2010年拉斯維加斯終於和「全美房價下跌最劇城市」之年度排行榜說拜拜,根據知名房市網站Zillow.com的統計報告,2010年上榜的包括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奧蘭多、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伊利諾州的芝加哥等。

同時,本城房市調查公司SalesTraq也指出2010年拉斯維加斯房價(釋)僅下跌4%,相較於2009年下跌23%,不啻為一大進步,2010年拉斯維加斯56個郵遞區中有13個房價回漲,2個持平,30個跌幅為一位數,11個跌幅為兩位數,雖然2010年各郵遞區的漲跌互現,SalesTraq總裁Larry Murhy認為,總體而言,2011年半數的郵遞區的房價應會呈穩定或小幅攀升。 

房源持續

一波一波的「銀行屋」還是會持續上市,據CoreLogic房市資訊公司的統計,拉斯維加斯有五分之一的房屋貸款遲繳分期付款逾90天,也就是說將有7萬5,000個房屋面臨「法拍」(釋)或「不足額還款銷售」(釋),此外還有銀行握在手上未釋出於市場的「銀行屋」,無人知道確實數據,從不同的消息來源,估計在5萬到10萬個房屋之間。

但是由於物美價廉,需求也很強勁,拉斯維加斯2010年底二手屋房價每平方呎約72美元,相當於199611月的水平,與2006年6月最高峰時每平方呎190元比,下跌了62%,拉斯維加斯目前的房價成為全美最容易負擔的房價之首。 

需求強勁

這除了吸引了一批嬰兒潮時期19451964年)出生的人來此退休定居,他們的年紀在60到65歲之間,已經退休不須找工作,對拉斯維加斯的高失業率無所謂;還有大批原來投資於亞洲資本市場的人,預見亞洲的投資風險增加而獲利趨薄,於是將資金轉移到美國的房市,拉斯維加斯的房屋出租市場暢旺,投資回報率(釋)又特高,所以就成為他們的首選城市之一。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報賭城版—-2-19-2011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修改貸款條件 減少棄屋

2011年銀行們將積極促進和貸款人談判「修改貸款條件」 
減少屋主棄屋的意願 以免法拍案例飆高 更加惡化房市

國農歷新年是與家人團圓的時刻,自金融風暴以來所形成對房地產的衝擊,讓許多華人即使在新年時,心中仍是掛念著房貸與房地產市場何時復甦的問題,許多經濟學者認為2011年全美被法拍(釋)的房屋數量將會創史新高,因而看衰房市,但是銀行界也有應對之道,將積極促進和貸款人談判「修改貸款條件」,減少屋主棄屋的意願,以免「法拍」案例飆高,更加惡化房市。
 
銀行擴大和貸款人談判「修改貸款條件」的行動,例如富國銀行(Wells Fargo Bank)就計畫2011年要舉辦20個大型的調解會,預計邀請15萬個已違約遲繳貸款或曾申請修改房貸條件未果的屋主來參加,1月26日在大紐約區的Marriott旅館舉辦 的是其第一個調解會,共有3萬人參加。
 
銀行還比政府有效率
 
歐巴馬政府主導的修改貸款條件法案「HAMP」(釋)(Home Affordable Modification Program)的門檻較高,能符合資格的人不多,包括「主要自住屋」(釋)、收入的百分比的規定,所以自2009年初開辦至今只有50萬人受益,反而銀行們作業較有彈性,在同一時段比較之下,倒自行完成了約200萬個貸款條件修改案例。 
 
根據加州的Foreclosure Radar公司的年度「法拍」統計報告,2010內華達法拍案件較2009年減少了19%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因為銀行同意「不足額還款銷售」(釋)的案件增加,第二是銀行和貸款人談判「修改貸款條件」的成功案件也增加,這兩者都能有效地遏止屋主棄屋,避免步上「法拍」之途,第三是因為許多銀行申請「法拍」的文件有瑕疵,2010年第四季時,美國政府要求銀行們將手上的「法拍」案件暫時凍結,但是這2010年的拖延部分將留到2011年。
 
今年初,還因一個屋主蘇珊(Suzanne A. North)控訴美國銀行的子公司Recon Trust無權以受託人的身分進行「法拍」程序的訴訟案,在Nye County地方法院蘇珊得到勝訴,依此判例,有8,900個類似的「法拍」案例被勒令停止;然而聯邦的內華達州代表大法官(Chief U.S. District Judge for Nevada)Roger Hunt,卻於日前推翻並解除此不利銀行的判例,於是銀行又恢復進行這8900個「法拍」案例的程序。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報賭城版—-2-12-2011

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住房負擔能力 「法拍屋」 創新高

美國經濟成長的指標和房市興榮的關係漸漸脫節 
即房市跟不上經濟復甦的腳步

風雨雨的虎年結束了,在此先預祝讀者,能在兔年掌握到美國房地產市場難見的契機。
 
未來的房市是否會有轉機﹖鑒往知來,可總結出3點:1﹑房價低廉,使國民負擔住房的能力創歷史新高﹐但同時被銀行法拍(釋)的房屋數量也創歷史新高;2﹑左右房市興衰的是:就業人口﹑銀行放寬貸款﹑低貸款利率﹑消費者信心這4項要素;3﹑分析美國房市有區域性的差異存在,已無法一概而論。
 
住房負擔能力 
 
根據「法拍」案件紀錄公司Realty Trac 的預測,2011年全美的「法拍屋」(釋)數量將達120萬件, 比2010年的1百萬件還高;「國民負擔住房的能力」則是按貸款利率﹑房價﹑個人收入而定,以下是「聯邦房屋貸款局」(Federal Finance Housing Board)所提供的2010年 9月 30日的資 料,曲線代表房價與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比率。
 
然而改善房市﹐不光是看國民負擔住房的能力還要有增長的「就業人口」﹑銀行放寬貸款﹑低貸款利率﹑消費者信心等的加持;拉斯維加斯2010年12月的失業率達14.9%,遠高於全美平均9.4%失業率,好消息是:根據歷史經驗,當失業率到達高峰時,房價也就止跌了,所以還是一句老話:拉斯維加斯的中低價位的房價現在是谷底點隨時可以進場買但是離房價全面翻升則為時尚早。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報賭城版—- 1-29-2011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雙重國籍海外所得 返台要課稅

因為台灣稅務居民的海外所得若達33,000美元 
就有申報基本稅的義務 持有「雙重國籍」的華僑 今年報稅必須多一項考量
201012日起,台灣開始實施個人海外所得課「基本稅」,「基本稅」類似美國的AMT(Alternative Minimum Tax),如果外籍人士在台灣設有戶籍並停留一天以上,或是沒設戶籍但一年中居台天數超過183天,就成為台灣的「稅務居民」,不論有無台灣來源的收入,就可能要向台灣國稅局申報海外所得「基本稅」,舉對在美華人的影響層面將會很廣。 
 
陳先生一家人原籍台灣,已入美國籍十多年,因為近年來全家常常兩岸三地旅行,聽人說如果持有「台胞證」,將來入境中國就不必辦中國簽證,可省卻數百美元的簽證費,所以他們趁最近回台時向台灣的戶政機關詢問如何「復籍」,首先戶政機關找出十多年前舊的戶籍紀錄,拷貝一份給他們,囑咐回美國後據此向駐美的台北辦事處申請補發台灣護照,下一次出國時記得要以台灣護照入境台灣,之後就用海關蓋過章的護照去戶政機關辦理「復籍」,再透過旅行社向中國申請「台胞證」。
 
一旦復籍」將成為台灣的「税務居民」 
 
根據上述台灣新的稅法,陳先生一旦「復籍」成功,並停留一天以上,他就成為台灣的「稅務居民」,將來美國來源的所得,一年若超過100萬台幣(33,000美元),就須計入「基本所得」,如果基本所得又超過600萬台幣(20萬美元),超出的部分按20%稅率計算「基本稅」額,接著扣除「綜合所得稅額」(收入全部屬於美國來源的申報戶的「綜合所得稅額」為0),最後還可以扣掉其在美國已繳納的「所得稅額」,就是應繳付的「所得稅額」。
 
一般而言,除了「資本利得」(Capital Gain)等少數項目,美國的「所得稅率」(釋)較台灣高,因此如果收入全部屬於美國來源的話,扣掉其在美國已繳納的「所得稅額」的結果,通常是不須再繳所得稅,但只要海外所得達100萬台幣,就須申報「海外所得基本稅」供台灣國稅局查核,要是考慮每年申報的費用,那之前省下的中國簽證費數百美元也就失去意義;而且近年來美國和台灣先後皆實施「坦誠申報海外資產」的稅法,對漏報者的懲處罰則不輕,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雙重國籍」對有錢人而言,可能是弊多於利的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報賭城版—- 1-08-2011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房市混亂 回復之路漫長

政府救濟方案推陳出新 成效不彰之外 
有時還反而助長棄屋風氣 使房市更亂 回復之路更漫長 

場上對拉斯維加斯未來房市的預測可說是眾說紛紜,因為和美國其他城市相比,拉斯維加斯的變數更多,尤其政府拯救房市的政策未顯成效,房市不易在短時間恢復秩序。
 
去年12月份拉斯維加斯的二手「獨棟屋」(釋)的成交中價比前個月下跌2.2%,二手「康斗」(釋)的成交中價比前個月下跌4.8%,但總銷售量比前個月激增13.6%;去年共有8萬8,198宗「法拍」(釋)案件,占全城房屋的10.8%,即每9戶就有1戶「法拍」案件,這比2009年降低了7%,但比2008年增加了31%,看多看空者各有表述,複雜度可見一斑。
 
救市方案 成效不彰
 
前內華達州議會發言人Barbara Buckley甚至說歐巴馬政府的救市方案-「協助溺水屋主降低房貸壓力」(Making Home Affordable Program)在拉斯維加斯起不了作用,例如一個當初付了40萬元買的房子,現在只值13萬元,若只是降低月分期付款額,無法解決屋主真正的問題。 

認為,需要的是降低房貸的本金,否則屋主會作策略性的棄屋,主要是房價掉太多了,而失業率持高不下,預期房價要回復很難而且會須很長一段時間,在這種特殊的經濟環境下,市場上產生了混亂的狀況。
 
變相鼓勵解套
 
此外,因為全美預估還有1,100萬的「溺水屋」(釋),歐巴馬政府鑑於救濟方案成效不彰,不斷提出改進的訴求,最近為了提高「避免法拍的變通方案」「HAFA」(釋)(Home Affordable Foreclosure Alternatives Program)的績效,又研議修改「不足額還款銷售」(釋)(Short Sale)的準則,包括查核申請戶的財務狀況、不必管申請戶的每月分期付款額是否不超過收入的31%,第二順位的抵押債權人無權要求高於6,000元或欠款的6%(二者中取其低者)的和解金,銀行須在30內給申請戶答覆等細節,一時間輿論譁然,這不是變相鼓勵「溺水屋主」用「不足額還款銷售」解套嗎?
 
有人還提議說為何銀行不乾脆允許原屋主透過自己的「不足額還款銷售」用市價買回自己的房子?這原是不合「公平正義」的,現在迫於現實情勢,也公開討論其可行性,失去原則的作法勢必會使房市更亂。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報賭城版—- 1-15-2011

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養房防老 長線操作風險低

2011年經濟復甦的前景不明 企業雖有資金 
卻不願擴充設備或雇人 反而去尋求好的投資標的物

國的相關資產項目已觸谷底,將會慢慢回升,但因為2011年經濟復甦的程度與步調不明,投資人應選擇風險性小,長線操作的標的物,其孳息比銀行利息好,比物價上漲指數高,而不是高風險換暴利的性質,對華人來說,「養房防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拉斯維加斯更是一個眾所矚目的投資標的地。

美國可能陷入長期慢性的失業 
全美「不動產經紀協會」上周公布美國二手屋銷售11月份比10月份勁增5.6%,平均房價年增0.4%,顯示美國房市有回穩跡象;但史坦普(S&P/CaseShiller)在本周二卻公布美國十大城的房價指數10月份比9月份下跌1.2%,較去年同期則微升0.2%,因房價指數持續四個月下跌,有專家解讀房市可能二次衰退,其實他們忘了這是因為今年5月首次「購屋退稅」(釋)優惠截止後所產生的效應,下跌比例也還算輕微。
 
歐巴馬政府同意延長布希政府時代的「全民減稅」政策兩年,及延長失業救濟金發放和企業投資減稅約一年,這都屬於短期刺激美國經濟復甦的手段,對民間消費會有些助益,但不易達到使企業擴充設備和增加就業的目的,目前熾盛的企業併購風潮和裁員還會抵銷寄望的就業增長,美國可能陷入長期慢性的失業態。

投資房地產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 
美國央行「量化寬鬆」發行美鈔用來贖回美國政府的公債,釋出的資金將流向其他的資產,例如股票、基金、房地產;潮流在改變,回顧1970年「財富雜誌」評選的500強公司,經過13年到1983年,其中有三分之一已不存在,不勤作功課,投資股票賠的機會很大,投資基金比股票風險略低,而投資房地產只要確定有租金收入能超過資金成本,就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
 
值得關注的是拉斯維加斯房地產市場,2010年11月份的二手屋成交「中間房價」(釋)比10月份增加了4.7%,這和一般年終淡季,房價會小跌的預期相反,更重要的訊息是,這之中有47.8%的交易是現金買賣,看到這麼多現金進場投資拉斯維加斯的房地產,非常令人振奮。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報賭城版—- 1-01-2011